汪中求的《细节决定成败》一书刚出来的时候,我就赶了次时髦,买了本拜读了一下。还有个“细节”不妨告诉朋友们,汪先生与合肥有点缘份,曾于2005年10月16日在安徽剧院讲学,他亲口告诉大家,他的宝贝女儿就是咱们合肥炮兵学院05级的学员。其实,名人与咱们老百姓并没有太大的距离。汪中求的书和他本人一样朴实,在他的书中并没有什么深奥新奇的理论,书中的素材也都是似曾相识的东西。但这本书为什么能够引起轰动呢?我们看到,主要是汪先生的观点正好把握住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,切中了时下国人心态浮燥的要害。所以,他的《细节决定成败》一书,被誉为“扎在当今社会浮燥穴位上的一根银针”。
当今是个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,人们自然对成败得失关注倍至。如何才能成功,成功的捷径有没有、是什么,这都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。汪先生告诉人们,成功需要关注细节。汪中求在他的著作里阐述了细节的重要,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事例。读过这本书以后,人们自然会对细节引起重视。但这种对细节的注意是不是能成为一种意识并能够长久吗?回答是显而易见的:很难!大家知道,中国人习惯了大而化之,习惯了想当然,决策习惯靠拍脑袋,不习惯做艰苦细致的前期调研;中国人干事情经常是虎头蛇尾,还美其名曰: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;中国人常说重在落实,但往往并没有落实的计划,或者有计划也几乎很少能够真正按计划去执行;中国人还喜欢赌博,相信运气,只要有1%的希望,可能会抱着120%的幻想去赌上一把。所以说,咱们中国不缺少思想家、政治家,但缺少真正的科学家和管理专家。相反,德国人、日本人却习惯了精细和严谨,能够把握好每一个细节。这是为什么呢?
答案不难得出,也就是汪中求的观点:中国人决不缺聪明才智,缺的就是对“精细”的执着(这里决没有贬低咱们国人的意思)。这种“执着”就是意识,就是好的习惯,就是一种品质和素养。张瑞敏说过:工艺上的小差异往往显示民族素质上的大差异。汪中求书中的案例也告诉我们:一些不经意流露出来的“小节”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深层次的素质。我们看到,台湾首富王永庆开米店让人们感受到服务的热情、周到、细致,最终使他获得成功的还是他诚信厚道的品质;加加林通过一个不经意的细节,表现了他懂规矩,珍爱他人劳动成果的修养和素质,最终使他能够成为太空第一人。一个人能够把握好细节并不是偶然的,一个人的成功很少是靠运气得来的,良好的品质和素养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。也可以说,是品质和素养决定了细节并进而决定了成败。正可谓:细微之处见精神,细节之中知品质。
关注细节,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。我们必须从根子上找原因,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细节的实质究竟是什么?汪中求说:细节是一种功力。世界上最难把握的就是度,度源于素养,而素养来自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细节积累,这种积累就是一种功夫。张瑞敏的话说的也非常令人回味:什么是不简单?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;什么是不平凡?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。认真细致、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的品质和素养是需要长期修炼才能形成的。我们要把重视细节、把工作做细培养成一种习惯,在习惯中积累功夫,提高素质。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走向成功的基础。
可以说,读完汪中求的这本书才算是修炼的真正开始。只有不断地完善和修炼自我,才能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,才能不断增强关注细节的功力并最终炼就真正的功夫,自如地处理好每一个细节问题。最后,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思考一下,一个人的品质和素养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?人们常说,环境可以改变人,文化可以熏陶。的确,人是可塑的,品质和素养是培养和提高的。我们发现,品质和素养的形成最终是与这个人所处环境的文化氛围分不开的。那么,我们能不能说是组织的文化决定了组织成员的品质和素养呢?对于这个问题,相信朋友们都能够作出回答。
(发展规划部 张卫东)